为了确定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延长组油页岩的勘探前景, 开展了野外露头观察、取样, 工业指标测试分析。油页岩工业指标统计分析表明, 烈桥、何家坊、霸王庄、淌泥河等地区的油页岩综合品质较好, 可作为勘探开发的重点。
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延长组油页岩特征分析
相关推荐
鄂尔多斯盆地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金庄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
该研究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油田金庄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开展储层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和中-细砂岩,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岩屑为主,杂基含量平均约9%。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喉结构以大孔-细喉型和中孔-微细喉型为主,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征。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
统计分析
3
2024-04-3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7泥页岩岩电关系研究(2012年)
为了提升盆地内常规油气资源的地质储量,本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各区域的400多口油气井的测井数据和岩心资料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运用岩心观察、岩电对比、泥页岩电性取值范围统计以及电测曲线形态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了长7泥页岩层的展布特征和岩电关系,以及泥、页岩电性的差异。研究表明,长7泥页岩层的分布范围超过6×104km2,厚度0~120m,整体呈现出西、南深且厚、东、北浅且薄的分布特征。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在泥页岩层有明显响应,受沉积相带控制。在深―半深湖区,泥页岩层呈现出大幅高值的箱型或钟形,而在浅湖区则主要表现为单峰。本研究为深化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泥页岩岩电关系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学数据支持。
统计分析
0
2024-09-1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层气储层地应力特征及主控因素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 26 口煤层气井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数据分析,揭示了该区二叠系山西组2号煤层现今地应力分布规律、储层压力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并探讨了其主控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二叠系山西组 2 号煤层破裂压力梯度、闭合压力梯度和煤储层压力梯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1.96 MPa/100 m、1.69 MPa/100 m 和 0.71 MPa/100 m。
煤储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直主应力以及储层压力均随煤层埋藏深度增大呈线性规律增高。
在埋深小于 1000 m 的煤储层,地应力状态主要表现为 σv > σhmax > σhmin,最小水平主应力小于 16 MPa,现今地应力处于拉伸应力状态,煤储层有效应力系数 K0 为 0.48,低于油气盆地页岩层中的有效应力系数(K0 = 0.80)。
在埋深大于 1000 m 的煤储层,地应力状态转化为 σhmax ≥ σv ≥ σhmin,最小水平主应力大于 16 MPa,现今地应力转化为挤压应力状态。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现今地应力受华北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以 NEE-SWW 方向为特征。
与沁水盆地南部相比,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煤储层压力偏低,在相同深度条件下,其煤储层压力要比沁水盆地南部偏低 0.73~0.93 MPa。
统计分析
6
2024-05-23
晚侏罗世华北北部赤城―宣化盆地土城子组沉积特征及盆缘构造分析
为了揭示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沉积盆地性质,研究了赤城―宣化盆地中土城子组的沉积特征及盆缘构造。研究表明,土城子组的中―下部是由河湖相沉积组成,上部为冲积扇的粗碎屑沉积。砾岩成分统计分析显示,赤城盆地与宣化―下花园盆地的岩屑岩性相似,反映出相近的岩石来源及蚀变过程。晚侏罗世时期,赤城―宣化盆地受盆缘逆冲断层控制,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下。
统计分析
1
2024-07-17
京津冀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特征分析
大气边界层高度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利用多个站点的激光雷达数据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将观测值与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观测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白天边界层高度高于夜晚,并且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夏、冬季边界层高度高于春、秋季;冬季边界层高度有下降趋势。此外,2014年11月的统计分析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在300~900米之间,东南方向较高。
统计分析
0
2024-10-12
基于GIS技术的昆明地区地貌形态特征分析(2007年)
地貌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自然地理单元的形成以及地面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本研究利用GIS图像处理技术,对昆明地区1∶2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貌特征要素,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为昆明地区的农业规划、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等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平台。
统计分析
3
2024-07-17
东亚地区南北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特征分析(2011年)
利用1953至2007年NCEP/NCAR再分析的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资料,系统分析了东亚地区南方和北方气旋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南北气旋的活动频数表现出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全球气候年代际跃变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初,北方气旋的活动频数发生了显著变化。月际分布表明,北方气旋在5月份频数最高,而南方气旋则在8月份达到峰值。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繁,呈现出蒙古国中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北部两个明显的高频中心;夏季,南方气旋则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和日本南部海面。研究还发现,南北气旋的季节变化与大气环流格局密切相关。
统计分析
0
2024-08-22
基于特征聚类集成技术的组特征选择方法
特征选择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从一组特征中挑选出最有效的以降低特征空间维度。在当前海量高维数据的背景下尤为重要,通过选择合适的特征选择算法,可以去除不相关和冗余特征,提升学习算法的泛化性能和运行效率。特征选择广泛应用于文本分类、生物信息学和信息检索等领域。
数据挖掘
2
2024-07-17
闽北地区前汛期锋面云系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闽北地区前汛期锋面云系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涉及天气系统、云的物理特性及雷达技术在天气监测中的应用。锋面云系是由不同性质的气流在一定区域相遇形成,对降水的形成至关重要,特别是锋前部位多为对流云,锋区则以高层混合云为主。通过雷达数据统计,锋前部分对流云回波显著。地形复杂性如武夷山对锋面云系组织化及降水带形成有直接影响,中尺度系统如冷锋或暖区对流带对云系发展及降水关联至关重要。综合分析地面降水、探空及天气形势数据可深入理解锋面云系结构及降水特征,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
统计分析
0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