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统计分析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1980至1999年间5至10月不同强度降水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特征,发现降水时长与降水次数呈反比关系,降水时长越长,降水次数越少。同时,降水时长与降水量的关系呈现不规则波动,特别是2至8小时的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最大,占总雨量的66%。
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降水云系与降水量分析 (2006年)
相关推荐
南京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分析
利用1998~2002年南京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对南京周边地区(距南京150 km范围内)7、8、9三个月所有有高显的对流云降水回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以带状为主,占比超过58.2%;其次是孤立的对流云降水回波,占22.6%。在高显上,回波顶高在0°C层以下的降水回波较少,不到10%;0℃~-10℃之间占11.7%;-10℃~-20℃之间占15.3%,20℃以上的占63%以上。这些结果揭示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特征,为人工增雨提供了分析基础。
统计分析
2
2024-07-17
江苏2004年火箭增雨降温分析
通过对2004年11 d27次火箭增雨降温作业前后降水与降温情况的分析,重点研究了8月5日常州作业效果,探讨强对流云催化降温机理和作业着眼点,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统计分析
5
2024-05-01
东部地区夏季风活动与降水关系分析(1986年)
用850hPa面上候平均流场和实测候雨量及其相对百分率分别确定了我国东部地区近三十年来历年及其平均夏季风进遐日期和雨季起迄日期。通过分析表明,夏季风前锋和降水高峰带在华南和华北停留时间较长,而在长江中下游停留时间则较短,出现了明显的一次跃进和二次停滞过程,这与前人的工作是不同的。还结合成风和假相当位温提出了一个夏季风强度指数,并通过对其进行功率谱分析得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强弱的年际变化除华南存在二年周期振荡外,其它地区为准三年周期振荡。另外,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冬季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半年有显著关系。
统计分析
0
2024-10-31
2013年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宏微观特征分析
利用2009年春秋季间河北省17次飞机宏观观测资料及相应的PMS云微物理探测数据,经过回放处理、筛选和计算,统计分析了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物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降水性层状云主要由Ns、Sc、As等多层云系组成,并常伴有干层结构。云底平均高度为2002米,过冷层厚度为1106米,0℃层高度为3811米。在微物理方面,云滴数浓度平均为54.6 cm-3,平均直径为8.64 μm;云粒子浓度和尺度均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此外,统计计算显示,液态水含量达到0.13 g・m-3,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水平。
统计分析
2
2024-08-02
小波功率谱在降水和气温周期分析中的应用
小波功率谱被广泛应用于对降水、气温等周期性变化的分析中。
Matlab
2
2024-07-26
吉林省精准农业核心技术示范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吉林省精准农业示范区土壤养分空间相关性中等,速效磷变程最大、有机质最小;速效磷和有机质变异中等,碱解氮和速效钾变异弱。
统计分析
8
2024-05-01
卫星降水在地表水文中的应用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分辨率空间系统用于测量降水,但这些产品在地表水文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却很少。本书通过涵盖科学和实用问题来改变这一现状。来自多个领域研究人员的贡献,重点评估高分辨率卫星降水产品在地表水文中的潜力、实用性和应用。书中关注降水产品算法的演变、这些产品在世界各地的精度评估以及这些产品在各种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本书位于卫星降水和地表水文应用的交接点,深入探讨了在水文应用尺度上相关的问题,为从业者、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
算法与数据结构
4
2024-07-13
沈阳两次降水过程能见度变化分析(2014)
研究分析了 2011 年 7 月 29 日至 31 日和 8 月 27 日至 29 日沈阳两次降水过程的能见度变化特征。 7 月 29 日至 31 日降水以短时强降水为主,而 8 月 27 日至 29 日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两次降水过程初期,降水对颗粒物清除效果显著,能见度提升;后期随着降水强度增加,能见度反而下降。7 月 29 日 00 时至 31 日 23 时期间,降水过程使得颗粒物质量浓度一度降至 5μg·m-3 左右。研究还分析了能见度与降水强度、PM10、PM2.5、PM1.0 质量浓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析
1
2024-05-14
辽宁省近十年异常气象统计分析(2001年)
根据辽宁省1991年至2000年的异常气象年表,综述了近十年来辽宁省气候极值的统计特征。
统计分析
0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