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98~2002年南京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对南京周边地区(距南京150 km范围内)7、8、9三个月所有有高显的对流云降水回波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回波以带状为主,占比超过58.2%;其次是孤立的对流云降水回波,占22.6%。在高显上,回波顶高在0°C层以下的降水回波较少,不到10%;0℃~-10℃之间占11.7%;-10℃~-20℃之间占15.3%,20℃以上的占63%以上。这些结果揭示了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特征,为人工增雨提供了分析基础。
南京周边地区夏季对流云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与人工增雨分析
相关推荐
闽北地区前汛期锋面云系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闽北地区前汛期锋面云系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涉及天气系统、云的物理特性及雷达技术在天气监测中的应用。锋面云系是由不同性质的气流在一定区域相遇形成,对降水的形成至关重要,特别是锋前部位多为对流云,锋区则以高层混合云为主。通过雷达数据统计,锋前部分对流云回波显著。地形复杂性如武夷山对锋面云系组织化及降水带形成有直接影响,中尺度系统如冷锋或暖区对流带对云系发展及降水关联至关重要。综合分析地面降水、探空及天气形势数据可深入理解锋面云系结构及降水特征,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
统计分析
0
2024-09-19
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降水云系与降水量分析 (2006年)
通过统计分析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1980至1999年间5至10月不同强度降水的降水次数和降水量特征,发现降水时长与降水次数呈反比关系,降水时长越长,降水次数越少。同时,降水时长与降水量的关系呈现不规则波动,特别是2至8小时的降水量对总降水量贡献最大,占总雨量的66%。
统计分析
0
2024-08-08
研究河北省承德市及周边地区粘细菌多样性
本研究采用本实验室独创或改进的粘细菌分离纯化技术,对河北省承德市及周边地区的372份土壤和生态样品中的粘细菌进行了系统分离纯化和初步鉴定。分析结果显示,从这些样品中分离出了来自7个属的300余株粘细菌,包括Archangium、Myxococcus、Cystobacter、Corallococcus、Melittangium、Stigmatella和Nannocystis。地点、样品性质及生态环境对粘细菌种群分布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区域,粘细菌数量和多样性较高。
统计分析
2
2024-07-17
东部地区夏季风活动与降水关系分析(1986年)
用850hPa面上候平均流场和实测候雨量及其相对百分率分别确定了我国东部地区近三十年来历年及其平均夏季风进遐日期和雨季起迄日期。通过分析表明,夏季风前锋和降水高峰带在华南和华北停留时间较长,而在长江中下游停留时间则较短,出现了明显的一次跃进和二次停滞过程,这与前人的工作是不同的。还结合成风和假相当位温提出了一个夏季风强度指数,并通过对其进行功率谱分析得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强弱的年际变化除华南存在二年周期振荡外,其它地区为准三年周期振荡。另外,通过统计分析表明,冬季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半年有显著关系。
统计分析
0
2024-10-31
江苏2004年火箭增雨降温分析
通过对2004年11 d27次火箭增雨降温作业前后降水与降温情况的分析,重点研究了8月5日常州作业效果,探讨强对流云催化降温机理和作业着眼点,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统计分析
5
2024-05-01
2013年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宏微观特征分析
利用2009年春秋季间河北省17次飞机宏观观测资料及相应的PMS云微物理探测数据,经过回放处理、筛选和计算,统计分析了河北省降水性层状云的物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降水性层状云主要由Ns、Sc、As等多层云系组成,并常伴有干层结构。云底平均高度为2002米,过冷层厚度为1106米,0℃层高度为3811米。在微物理方面,云滴数浓度平均为54.6 cm-3,平均直径为8.64 μm;云粒子浓度和尺度均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少。此外,统计计算显示,液态水含量达到0.13 g・m-3,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水平。
统计分析
2
2024-08-02
雷达回波信号建模与仿真
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建模和仿真,探索其特性和应用。
Matlab
6
2024-05-15
雷达回波线性调频信号与频谱图分析
随着雷达技术的进步,雷达回波线性调频信号及其频谱图分析显得愈发重要。
Matlab
0
2024-09-29
南大洋夏季气旋的统计特征分析 (2007年)
为增进对南半球夏季气旋及其爆发性气旋的理解,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1°×1°FNL格点资料,对2004至2007年三个夏季(12月、1月、2月)南大洋地区外的气旋位置及路径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发现1月份是夏季气旋和爆发性气旋发展的高峰期,55°S至70°S为气旋分布的主要区域,特别是南美洲东部和南极半岛附近。爆发性气旋更倾向于在澳大利亚大陆西南50°S至60°S生成。研究还指出随着季节变化,气旋的位置呈现向更高纬度的趋势。大多数气旋路径为东-东南方向,而爆发性气旋则通常表现为东北移动。南大洋夏季气旋平均生命周期约2至6天,水平尺度平均约1000公里,而爆发性气旋的持续时间通常更长,平均约一周,水平尺度达到约3000公里。
统计分析
0
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