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中的FP树原理与应用

一、引言

在大数据处理与分析领域,数据挖掘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中,频繁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找出数据库中出现频率高于某个阈值的项集FP树(Frequent Pattern tree)作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被广泛应用于频繁模式挖掘中。将围绕“数据挖掘FP树”的主题,深入探讨其基本概念、构建过程以及应用场景,并结合给定的部分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二、FP树的基本概念

FP树是一种压缩且便于挖掘频繁模式的数据结构。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减少数据扫描次数,从而提高挖掘效率。在构建FP树的过程中,需要定义一个最小支持度计数(min_sup_count),用于筛选出频繁项集。本例中设定的min_sup_count=2,意味着只有出现次数不低于2次的项才能被认为是频繁项

三、FP树的构建过程

  1. 初始化数据库:首先根据给定的事务数据库初始化数据库,即事务列表。在本例中,我们有如下事务记录:
  2. T100: I1, I2, I5
  3. T200: I2, I4
  4. T300: I2, I3
  5. T400: I1, I2, I4
  6. T500: I1, I3
  7. T600: I2, I3
  8. T700: I1, I3
  9. T800: I1, I2, I3, I5
  10. T900: I1, I2, I3

  11. 构建头表:根据事务数据库构建头表,记录每个项及其出现的总频次。本例中的头表为:

  12. I2: 7
  13. I1: 6
  14. I3: 6
  15. I4: 2
  16. I5: 2

  17. 构建FP树:接下来,按照事务的顺序,将每个事务添加到FP树中。在添加过程中,如果某项不在当前的FP树中,则创建一个新的节点;如果已在树中,则更新该节点的计数值。需要注意的是,在添加过程中要保证树的紧凑性,即相同的项尽可能连接在一起。

四、条件模式基与条件FP树

为了进一步挖掘涉及特定项的频繁模式,FP算法引入了条件模式基(Conditional Pattern Base, CPB)和条件FP树(Conditional FP Tree, CFT)。条件模式基是指包含特定项的所有事务集合,而条件FP树则是根据条件模式基构建的FP树。

- 涉及I5的条件模式基及条件FP树:

- 条件模式基:{(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