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生成:

性能与调优基础——SYBASE 15.7

知识点一:性能指标与设计

  • 响应时间:衡量系统处理请求并返回结果所需的时间,是用户体验的关键指标。
  • 吞吐量: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反映系统的负载能力。
  • 性能设计:在系统开发初期就考虑性能需求,优化架构和算法,确保系统在高负载下也能保持高效。

知识点二:调优策略

  • 调优级别:分为应用层、数据库层和硬件层,每层都有特定的优化方法。
  • 确定系统限制:识别系统的瓶颈,如CPU内存磁盘I/O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
  • 线程、线程池、引擎与CPU:合理配置这些资源,避免过度竞争和浪费,提升系统效率。
  • 逻辑页大小:根据数据访问模式调整,影响读写速度和缓存效率。
  • 列数目和大小:过多或过大的列会增加存储开销和查询复杂度,需适度。
  • 最大长度:对表达式、变量和存储过程参数的限制,超出可能引发性能问题。
  • 登录数:并发用户数过多可能导致资源争用,需合理规划。

知识点三:性能分析与优化

  • 分析性能:通过监控工具收集系统运行数据,识别性能瓶颈。
  • 范式:遵循数据库设计的最佳实践,如第三范式,减少冗余,提升查询效率。
  • 锁定:正确使用锁机制,避免死锁,同时保障数据一致性。
  • 特殊注意事项:如事务管理、索引使用等,需根据具体场景灵活调整。

知识点四:网络与性能

  • 潜在性能问题:网络延迟、带宽不足等会影响整体性能。
  • 技术摘要:了解网络协议和设备特性,优化网络配置。
  • 引擎与线程密切连接:确保网络请求快速响应,减少等待时间。
  • 网络监听器:管理和监控网络连接,优化网络资源分配。
  • AdaptiveServer网络使用方式:适应不同的网络条件,优化数据传输效率。
  • I/O控制器配置:合理设置输入输出操作,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 动态重新配置I/O任务: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提升系统灵活性。
  • 包大小调整:优化数据包大小,平衡传输效率与错误恢复。
  • 网络通信量减少技术:采用服务器端预处理,减轻网络负担。
  • 服务器活动影响:分析服务器上其他活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