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鞍山1951至199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数据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鞍山近50年来的气候逐渐变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化更加显著;与此同时,降水量逐年减少。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气候变化已经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应对策略。
鞍山地区气候变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2001年)
相关推荐
近50年锦州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1951-2002年锦州地区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近50年来锦州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显,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利之处。
统计分析
1
2024-07-15
高铁建设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研究展示了高铁建设对沿线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其方式。
DB2
0
2024-08-08
探讨台风对浙江地区的积极影响
分析了2003年至2006年浙江省台风登陆期间(6-10月)台风带来的降水、强风和降温数据,并运用统计方法阐述了台风对浙江地区的正面影响。
统计分析
2
2024-07-14
湖北天门谭家岭遗址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4年)改写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演化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但对其确切年代和环境影响的研究尚有争议。本研究选取了石家河文化代表性遗址——谭家岭遗址,通过美国NSF-Arizona AMS实验室对其剖面进行AMS14C年龄测定,结合相对年代数据,确定了石家河文化的绝对年代约在4800~4100 cal.a BP。此外,利用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该遗址的环境特征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统计分析
0
2024-08-17
我国北方海域热带气旋气候影响分析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949年至1998年影响我国北方海域(北纬35度以上,东经125度以西)的热带气旋,并根据其移入路径将其分为六种类型:
西北路径:气旋从南海或菲律宾海生成,向西北移动影响我国华东、华北地区。
东北路径:气旋从太平洋生成,向东北移动影响我国东北地区。
东路径:气旋从太平洋生成,向东移动影响我国山东半岛和华北地区。
南路径:气旋从南海生成,向南移动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西南路径:气旋从南海生成,向西南移动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西路径:气旋从南海生成,向西移动影响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每种路径的热带气旋都有其独特的影响特征和环流背景,本研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
统计分析
5
2024-05-12
甘氨酸对大肠杆菌代谢的影响分析 (2011年)
在全合成培养基中,甘氨酸作为限制性氮源,利用GC-MS分析方法分析了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Y1.1566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突变株AsdhAB(S)的胞内代谢产物。多变量统计分析表明,两株菌的代谢产物中至少8种化合物显著变化,尤其是D-葡萄糖苷的变化最为显著。对检测到的主要细胞内氨基酸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脯氨酸、异亮氨酸和谷氨酰胺的关系显著变化,可能是为了适应渗透压变化的需要。
统计分析
0
2024-09-22
杏树受气候生物气候因子影响研究
通过巴勒斯坦气象数据和植物生产统计,分析了月均温、降水等气候生物气候因子对杏树产量的关联。结果显示,气候因子对产量至关重要,最佳生长条件为热指数14-18、年综合温指数2.5-4.5、补偿热指数250-450,降水>750mm,月均温15.4-20℃。
统计分析
3
2024-05-25
真空油炸技术对胡萝卜脆片质量的影响分析(2005年)
真空油炸技术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果蔬脆片。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油炸温度和真空度对胡萝卜脆片水分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色泽及质构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油炸温度和真空度的增加,胡萝卜脆片的干燥速度和脂肪吸收速度相应提高,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油炸温度和真空度对脆片的白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没有显著影响(P > 0.05),但对脆片的破碎力有显著性影响(P < 0>
统计分析
2
2024-07-16
黄山云海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2005年)
利用黄山气象站1956~1995年的40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黄山云海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云海与测站温度、湿度、降水和风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黄山年平均云海出现次数为223.85次,年际差异显著,最多的年份达到370次,最少的年份仅有105次,且存在准12年周期的低频变化。每个旬内出现大于等于8成云海的日数与测站逐旬平均气温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89(-0.83),与逐旬平均相对湿度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9(-0.61)。此外,黄山云海的形成通常伴随前一天或当天的降水事件。研究还统计分析了各月大于等于8成云海与风的关系。
统计分析
2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