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是安徽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统计分析,全面分析了岳西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在岳西县的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为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预防和减灾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岳西县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征分析
相关推荐
四川地质灾害数据下载(shp格式)
地理信息系统中,shp点数据格式是一种便捷且正规的购买选项。
统计分析
9
2024-07-25
地质灾害预警中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创新应用
探讨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地质灾害预警中的创新应用。通过GIS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可视化表达和空间分析功能,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数据挖掘
9
2024-07-27
河南省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基于对河南省山地丘陵区66个县(市)的地质灾害资料调查分析,探讨了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降水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河南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及防治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
统计分析
9
2024-07-15
近40年南澳县风力特征分析(2010年)
利用1970年至2009年南澳县气象站的风向和风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近40年来南澳县的年平均风速为3.7米/秒,秋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8米/秒,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季最低;年平均大风日数为68天,冬季最多,夏季最少。此外,近40年来的年平均风速、平均最大风速和年大风日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风日数的年内变化呈现一峰一谷的模式,以ENE风向最为频繁,其次是NNE和NE风向,偏西风最少。
统计分析
12
2024-07-16
煤矿顶板灾害类型及监测防治技术综述
长期以来,顶板灾害在我国煤矿事故中占据主要位置,其发生频率和致命性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挑战。通过分析顶板岩性、矿压表现特征和实例统计,得出我国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主要表现为片帮冒顶、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和大面积切顶压架三种类型。系统分析了各类型顶板灾害的发生特点及其成因:片帮冒顶多发生于松软煤岩体和管理不善的工作面;顶板大面积突然垮落主要由坚硬顶板的瞬时垮落引起;大面积切顶压架则常见于浅埋薄基岩或累积下沉严重的工作面。针对我国煤矿顶板灾害监测与防治,提出了工作面顶板灾害全景监测预警技术架构,包括微震监测系统、矿压监测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动态掌握采场围岩活动规律和支架工况,实现顶板灾害的有效监
统计分析
9
2024-08-29
地质统计分析基础概念
第二章随机模拟的基本理论7
第二章随机模拟的基本理论
储层建模中的随机模拟是地质统计学新的发展领域,融合了蒙特卡洛思想建立随机模型并对模型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对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和描述依旧是地质统计学的核心任务。
2.1地质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
2.1.1区域化变量、随机函数、变差函数
随机函数理论是分析区域化变量(空间变量)的基本理论。分析的地质变量,如孔隙度、渗透率等,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空间场中的,这个空间场的每一点都可看作一个随机变量,这些随机变量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相关性的,也就是“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在空间上的表现是相近相似、相离相异。其中的如何相似或者如何相异是分析的核心。随机函
统计分析
9
2024-07-13
图像特征色彩与质地分析
从图像中提取色彩和质地特征,形成相应的色彩和质地直方图。这些特征分析可以帮助理解图像的视觉表现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潜在用途。
Matlab
8
2024-10-01
四川省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2002-2015)
四川省暴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2002-2015)
基于2002年至2015年四川省暴雨灾害数据,该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四川省暴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发现,凉山州和四川盆地是四川省暴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暴雨灾害的空间分布与暴雨中心区域高度吻合。
从时间维度来看,四川省暴雨灾害的发生频率呈现出显著的2-3年振荡周期。6月、7月和8月是暴雨灾害的高发月份,其中8月灾害最为严重。除降雨强度、发生时间和地形因素外,公众的防灾意识以及采取的防灾措施也是影响暴雨灾害死亡人数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决策气象服务的精准性和实用性提供重要参考。
统计分析
13
2024-05-23
数组类型与对象类型的比较
例如日期可以由日、月、年三部分组成。数组类型是同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一般预先设定大小。列表类型允许有重复元素的有序集合,大小不限。包类型允许重复元素的无序集合,也称多集类型。集合类型是无序且元素唯一的集合,有时称为关系类型。复合类型包括数组、列表、包和集合,统称为汇集类型,是面向对象的数据类型系统的组成部分。
SQLServer
7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