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克服传统分析方法易受噪声和人为因素干扰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的缺陷,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社交网络用户兴趣个性化推荐模型。该模型以矢量空间模型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用户兴趣推荐模型的结构及其与周边模型的交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服务器网络部署模块,设计了模型的运行网络结构。为了提高模型的效率和可扩展性,本研究利用MapReduce模型将任务分发到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中,从而构建出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推荐模型。此外,模型还利用了大数据双层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来获取用户感兴趣的网络数据,并根据推荐结果评估用户对推荐内容的兴趣程度。实验结果显示,该分析方法的准确率高达98%,且对大规模社交网络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有效提升推荐效果。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社交网络用户兴趣个性化推荐模型研究
相关推荐
基于大数据技术栈的用户兴趣分析
基于Flume+Kafka的数据采集方式,算是现在大数据链路里比较稳的一套组合,吞吐大的日志流量也蛮靠谱。前端想了解用户偏好,其实离不开背后的这一整套数据流转逻辑。这套资源从数据进到系统那一刻起,就被Flink预、HBase去重,进Hive做数据仓库,后续用SparkML跑模型,再扔进MySQL存结果,前端你只要调接口拿结果就行,别说,还挺丝滑的。
FineBI 的可视化功能也蛮方便,尤其是那种要快速出报告、做可交互大屏的时候,几乎能直接拿来用,省了不少功夫。整个链路虽然看起来复杂,其实各模块都能单拆调试,定位问题也不难,适合想深入玩数据的你。
要是你对Flume和Kafka这块还不熟,可以先
Hadoop
0
2025-06-25
个性化推荐的效果评估—基于用户画像的大数据实践
个性化推荐的效果评估主要关注PV转化率(CTR*CVR),通过提高效果30%,个性化推荐的下载量占比达到21%,而非个性化推荐的占比则超过30%。
算法与数据结构
12
2024-07-22
个性化推荐系统架构基于用户画像的大数据实践
个性化推荐系统架构包括离线算法库和在线触点意图聚焦与发散,以及画像融合过滤排序用户行为反馈。推荐效果通过数据存储中心(如Hadoop、Hive、Hbase、MySQL、Redis)和任务调度中心进行建模,模型配置管理和监控特征内容用户特征Jacarrd、cosine、CF、content base、FPGrowth、LDA、LR、DT。场景涵盖PC、无线以及A/B Testing,评估指标包括F1、RMSE、AUC,推送内容质量评分和索引规则模型训练。相似度内容候选和用户行为应用库(类别、标签)通过语义分析和关联计算实现。
算法与数据结构
12
2024-07-14
基于网络挖掘的用户个性化服务
利用网络日志挖掘技术和频繁路径集算法,构建网络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型,解决网络用户个性化服务问题。
数据挖掘
15
2024-05-25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游戏平台个性化推荐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游戏推荐系统,推荐逻辑挺实在的。它不是随便推一堆热门游戏,而是看你平时爱玩什么、点了什么、多久点一次,用改进版的余弦相似度算游戏之间的相似度。你玩 A,它就给你推 B、C——但不是盲推,是有数据支撑的那种。
用户行为数据从采集到存储、清洗再到挖掘,全流程都搭起来了。你要是做过日志或用户画像,应该挺熟悉这些步骤,像抓用户点击路径、活跃时段、留存等信息,都是老套路但有用。
里面用到的改进余弦相似度算法,是重点之一。简单说就是比普通算法多考虑了一些用户行为细节,让推荐更贴合用户口味,像那种“你刚玩完 RPG,下一秒就推荐另一个剧情向”的体验,嗯,还挺丝滑。
这个机制最适合接入手机游戏平台
数据挖掘
0
2025-06-24
个性化推荐可解释协同过滤模型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配上可解释机制,做出来的推荐系统确实更“聪明”了。用了用户行为打分,还结合了余弦相似度来计算物品之间的相似性,挺适合做个性化推荐那一套的。尤其在大规模数据时,MapReduce 的上场让性能也跟得上,响应也快,逻辑也不复杂。
评分机制这块儿,是通过用户行为信息构造来的,换句话说,不靠用户打分,照样能推荐出你喜欢的东西。评分结果跟用户-物品的多维矩阵结合,再走一波余弦相似度,就能算出哪个商品跟哪个商品“像”。用在电商平台上,推荐的东西会更准,也能解释为啥推荐这个。
指标方面也挺全,准确率、精确率、F1 值、RMSE这些通通能算,适合喜欢看数据的你。数据来源是阿里云天池 2
数据挖掘
0
2025-06-29
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学习模型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助力网络教育个性化学习,提供定制化学习内容、指导和资源。文中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领域,探讨了其主要技术在学习各个环节的作用,为个性化学习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挖掘
12
2024-05-01
研究论文-基于SparkGraphX和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用户影响力分析
利用社交网络大数据进行用户影响力分析,帮助识别网络环境中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用户,实现其社会和商业潜力。传统方法在处理海量社交网络数据时效率低下,本研究提出了基于PageRank算法的改进模型,综合考虑了用户的连接和活跃程度。利用支持大规模并行图计算的Spark GraphX工具,快速高效地进行微博用户影响力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分析效率,还更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影响力水平。
数据挖掘
9
2024-08-08
基于解耦长短期兴趣的用户兴趣建模新方法
建模用户的长期和短期兴趣对于准确的推荐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手动标注用户兴趣的标签,现有方法常常将长短期兴趣纠缠在一起,导致推荐的准确性和可解释性不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比学习框架,专注于将长期和短期兴趣的推荐分开。我们首先引入了独立的编码器,分别捕捉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用户兴趣。然后,通过从交互序列中提取长期和短期兴趣的代理标签,来监督兴趣表示与其相似性。最后,考虑到长短期兴趣的动态变化,我们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自适应聚合方法来进行预测。我们在电子商务和短视频推荐的两个大规模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始终优于现有的模型,显著提高了推荐效果:GAUC提升超过0.0
算法与数据结构
15
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