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聚类探索:K均值与DBSCAN算法解析

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预测型数据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聚类算法:K均值和DBSCAN。

K均值算法

  • 原理讲解:以距离为度量指标,将数据划分到K个簇中,每个簇有一个中心点,称为“质心”。
  • 操作步骤:
    1. 随机选择K个初始质心。
    2. 计算每个数据点到各个质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
    3. 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质心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简单易懂,计算速度快。
    • 缺点:需要预先确定K值,对噪声和 outliers 敏感。

DBSCAN算法

  • 原理讲解: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高密度区域连接成簇,并识别出低密度区域的噪声点。
  • 操作步骤:
    1. 定义两个参数:邻域半径 (eps) 和最小样本数 (MinPts)。
    2. 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其 eps 邻域内的样本数。
    3. 如果样本数大于等于 MinPts,则该点被标记为核心点,并创建一个新的簇。
    4. 将核心点及其邻域内的所有点都分配到同一个簇中。
    5. 重复步骤3和4,直到所有点都被访问过。
  • 优缺点分析:
    • 优点:不需要预先确定簇的数量,能够识别任意形状的簇,对噪声不敏感。
    • 缺点:对参数设置敏感,高维数据性能下降。

K均值与DBSCAN算法比较

| 特征 | K均值 | DBSCAN |

|---|---|---|

| 簇形状 | 凸形 | 任意形状 |

| 噪声处理 | 敏感 | 不敏感 |

| 参数设置 | 需要预设K值 | 需要设置 eps 和 MinPts |

| 计算复杂度 | 低 | 中等 |

聚类算法应用场景

  • 客户细分:根据客户特征进行分组,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
  • 异常检测:识别与正常模式不同的数据点,例如信用卡欺诈检测。
  • 图像分割:将图像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例如医学图像分析。